踏寻烽火学脉,弘扬联大精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寻迹西南联大”实践团队重走南迁之路

发布时间:2024-07-24   来源:网络   阅读:1524

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7月7日至1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寻迹西南联大”实践团队重走87年前“湘黔滇步行团”的路线,走访长沙、衡阳、安顺、昆明、蒙自、腾冲6个地方,在新时代重踏联大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让西南联大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7月7日,实践队员们首站前往中南大学参观了民主楼与和平楼。这两栋楼曾是西南联大在长沙办学期间的临时校舍,由于战火,联大被迫继续南迁至云南办学,留下了这两栋楼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现如今这两栋楼已经成为了学院楼,在每日的人来人往中焕发了新的生机,但其斑驳的墙砖依旧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队员们在此驻足,深刻体会到在动荡年代中坚持学术的不易与伟大。

图1 实践队在和平楼前的合影

次日,实践团队抵达湖南衡阳,期望探访当年联大文学院所在地——衡山脚下的湖南圣经学院遗址。从当地老人的口述中,队员们得知那里早已不再使用。尽管由于安全原因未能亲至,队员们依然从采访中捕捉到了历史的温度,感受到了西南联大在衡山脚下那段坚韧不拔的学术历程。

图2 实践队员采访图片

图3 圣经学院遗址实地图 (博主“仰望系”供图)

7月10日,团队来到了安顺文庙,这里曾是联大师生南迁时途径并留宿之地,闻一多先生也在此地留下了手稿。在这里,队员们不仅观赏了字画珍宝,还阅读了《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一书中有关安顺文庙的章节。伴随着朗朗读书声,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壁垒,看到了那群师生们虽颠沛流离至此但仍弦歌不辍,谈论学术的景象,共同感受西南联大那份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文化的深切敬畏。

图4 实践队在安顺文庙阅读《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一书

在接下来的两天,实践团队分别前往了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和联大蒙自分校旧址。成员们从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历史资料以及精心设计的展览空间中,实地感受了当年学校的氛围以及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坚持办学的艰辛历程。珍贵的遗迹不仅是西南联大历史的见证,更是爱国精神与“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的象征。队员们不仅是在调研,更是在与历史的灵魂对话,深刻体会着西南联大“刚毅坚卓”之校训背后,那份超越时空的学术追求与民族精神。

图5 实践队跟随云南师范大学杨胜荣教授寻访联大旧址

图6 实践队在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的合影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队有幸与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开展了交流分享会,共同探讨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在分享会上,队员们分享了几日下来的所见所闻与自己对于西南联大精神的见解。云南师范大学的学子们为队员们生动地讲述了更多关于西南联大的故事,并为实践团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交流中,队员们认识到西南联大学生的爱国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并不局限于人们印象中的的知识报国,还有一批学生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参军报国的道路。双方学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西南联大那段光辉岁月的精髓,共同挖掘并传承那份“刚毅坚卓”、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与爱国情怀。

图7 实践队与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合影

7月14日,实践团队在杨胜荣教授的建议下,前往云南腾冲国殇墓园与滇西抗战纪念馆,揭开历史画卷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战场遗物展示着滇西抗战的艰辛历程。与纪念馆相邻的国殇墓园,则是为纪念在滇西抗战中壮烈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而建。在这一位位英烈之中,便不乏西南联大学子,他们凭着满腔的热血,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刚毅坚卓”的校训。队员们意识到联大精神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报国,更在于那份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展望未来,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探访为契机,积极传承与发扬联大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辉煌篇章。

图8 实践队员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在此次实践中,实践团队沿途也与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采访交流,对各地的风俗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宣传科普了西南联大的故事与精神,在每一次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鼓励和一致好评。

图9 采访后路人的一些留言

“这次寻迹西南联大的实践活动,不仅让我领略了那段辉煌的历史,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传承。无论艰难险阻,我们将传承并创新西南联大精神,走好新时代青年们的长征路。”一位实践队员如是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寻迹西南联大”实践团队历时8天重走1600余公里的西南联大南迁路,用脚步丈量西迁路,用笔触记录联大历史,用声音传播联大故事,用心灵感受青年责任,让“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与爱国报国的初心使命在当代青年中薪火相传。